傳承項目:寧海平調 | 所屬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單位:寧海平調(越)劇團 |
申報地區:寧海縣 | 命名時間:2009年6月 |
寧海平調(越)劇團團部(百花劇場)現有演出場地2000平方米,學員6人,年投入經費10萬元,年授課次數12次。目前已有3名學生掌握平調“耍牙”絕技,其他學生還在培訓中。
寧海平調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曾經是燦爛的戲曲藝術。縣委、縣政府為搶救保護寧海平調有新的加強,對現有“二塊牌子”、“一套班子”即(寧海縣越劇團、寧海縣平調劇團)的專業劇團加強投入。2003年,政府投資700多萬元建造了劇團新團部,出資創作大型平調神話劇《銀瓶仙露》獲市“五個一”工程獎。2004年出資打造文化精品《銀瓶仙露》,參加中國第七屆藝術節展演。2005年組織寧海平調“耍牙”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鼓勵做好“寧海平調的文章”,走出縣門,走出國門。2006年平調被國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寧海平調(越)劇團還被特邀晉京參加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演出活動,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贊揚。2007年我團在寧波中山廣場參加了第二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的演出活動。在此期間,我們不斷學習、探索、交流,2007年平調“耍牙”被邀到香港、澳門、歐洲等地文化交流演出。2008年被邀赴臺灣文化交流演出活動,我們傳統的文化藝術、精湛的藝術絕技,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高度評價。2009年春節,平調“耍牙”《金牛報春》劇目被選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讓全國人民都欣賞到這一高超的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