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項目:水滸名拳 | 所屬類別: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 | 申報單位:北侖區(qū)梅山鄉(xiāng)中心小學 |
申報地區(qū):北侖區(qū) | 命名時間:2007年6月 |
梅山鄉(xiāng)中心小學的“水滸名拳”基地是在2005年7月建立的,面積2800平方米,年投入經(jīng)費8萬元,鄉(xiāng)政府和區(qū)教育局補給每年不少于3萬元。建立前經(jīng)過了可行性調(diào)研,聘請了一些社會武術師資力量,成立了以校長沈靜久為組長、2005年第三屆浙江國際傳統(tǒng)武術比賽大會MC2組“宋江靠”第一名傅信陽等為教練的傳承領導班子等項工作。同年10月,又編寫了《“水滸名拳”梅山武術特色教材》一書,以先教武德、后教武藝為宗旨,研究和制定了相關的教學計劃,分設了科研組、教學組、宣傳組、評價組。購置了刀、槍、劍、棍等必要的武術器具和表演服裝。現(xiàn)全校6個年級全都開設了武術課,計有學員410人,并分為普及型(即全體學生必須學會36式“宋江靠”、“少年長拳”和“鬧天堂”等武術)、提高型(即挑選30——60名學生,分類進行各種拳術8套、武器套路13套、器械對練6套的教學和掌握)、特長型(即選出最優(yōu)的20名學生可外出參加各種武術交流和比賽)三大類進行教學。平時每班每周安排一節(jié)武術課時,主要學習最具梅山武術特色的“36式宋江靠”和“邊城”兩套武術,再從眾挑選出學生成立校課外武術隊,周訓練在5課時以上。近2年來,全體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兩套武術,學校武術隊多次參加區(qū)、市級各類表演或比賽,其中有2名學生參加市首屆武術錦標賽獲得前6名,并受到了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