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類別:傳統技藝 | 所屬級別:省級 | 所屬批次:第五批 |
所屬地區:鄞州區 | 命名時間:2016.12 | 傳承人:樂海康 |
咸齏,即咸菜,寧波人專指用雪里蕻(雪菜)腌制的咸菜。它宜儲藏,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咸齏的主要原料——雪里蕻(雪菜),鄞東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利于種植雪里蕻鮮菜。在冬春兩季,選用新鮮雪里蕻菜,經過加工腌制而成“咸齏”,是鄞州四鄉的傳統特產,尤以邱隘咸齏因為腌制技藝講究而聞名世界。邱隘咸齏具有香、嫩、脆、鮮、微酸的特點,既可以生吃、熟吃,也可以作為佐料,制作多種菜肴,尤以“咸齏大黃魚”、“咸菜肉絲湯”最為出色。
鄞州地區民間栽培、腌制雪菜歷史悠久,現有資料記載可查,南宋《寶慶四明志》中已有“雪里蕻”三字的記載。明末詩人、鄞州人屠本俊(1573-1620)所著的《野菜箋》,書中記曰:“四明有菜名雪里壅(蕻),頭昔蓄珍莫比雪深,諸菜凍欲死,此菜青青蕻尤美。”;清人汪瀕在他所著的《廣群芳譜》中也普寫道:“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雪里蕻之得名蓋以此,味稍帶辛辣,腌食絕佳。”清宣統二年四月二十八日邱隘咸齏有幸入選參加清廷政府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歷時半年,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全國性展覽會,會后農工商部還頒發了銀獎證書。
邱隘咸齏腌制工藝2008年相繼列入鄞州區、寧波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寧波引發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被命名為傳承基地,世代以此為業的公司創始人樂海康成為了代表性傳承人。2011年樂海康自籌資金2000萬元,買田58畝,建設了傳統的邱隘咸齏腌制基地和2000多平米的邱隘咸齏博物館,2013年免費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