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類別:民俗 | 所屬級別:省級 | 所屬批次:第五批 |
所屬地區:鄞州區 | 命名時間:2016.12 | 傳承人:周如水 |
咸祥八月半漁棉會是寧波最盛大的集會,據民國朱驤的《四明朱氏內外編》記載,至今有近400年歷史。咸祥百姓為慶祝魚蝦滿倉,棉花豐收,感念唐浙東觀察史裴肅平亂佑民。“鹽場十五十六兩日迎社神賽會,謂之八月半會。抬閣鼓船十余架,嵌以珠,扎以彩,燃燭以千計,燭光燦爛,明耀一鎮。蓋鎮海域外及吾邑姜山之會以雕刻勝,若彩燭之華茂,絲竹之清美,鹽場獨擅其盛。初遇豐穢,間歲一行或三四歲一行,自中華十七年后但迎神而已,間或停止。”
咸祥人以海為業,捕魚為生,把船視為吉祥物。因此每逢八月半,屆時廟腳下八堡都要制作紗船、抬閣(咸祥人統稱為彩船)前去相賀、祝福。至此每以彩船之多寡,工藝之精巧,來品評判藝人之優秀、哪堡哪戶重視熱鬧之程度,有此競爭,故彩船越做越精致。清·李鄴嗣的《鄮東竹枝詞》:“八月迎神社鼓嘩,神與突入野人家。自招宿愿爭羅拜,明日祭盤不敢賒”。就是對咸祥廟八月半廟會盛況的真實記錄。
新中國成立后,廟會廢止。但這種相約成俗的彩船踩街習俗沒有中斷,時隱時現。隨著政治形勢變化,彩船造型也隨之變化,從傳統的龍鳳彩船演變為天安門船、坦克船等,改革開放后,傳統的彩船得以恢復。2007年彩船制作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10月《蝶戀梁祝》抬閣獲得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金獎,入圍中國文藝山花獎;2011咸祥鎮因此再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同年咸祥漁棉會再現盛大的彩船迎神賽會,十七只彩船綿延五公里,浩浩蕩蕩足足巡游了一天,驚艷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