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類別:民間文學 | 所屬級別:省級 | 所屬批次:第五批 |
所屬地區:鎮海區 | 命名時間:2016.12 | 傳承人: |
幾百年來,尤其是近一百多年來,地處我國萬里海疆前哨的浙東鎮海口的各族人民,在保衛祖國的神圣領土,反擊外來侵略者的斗爭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感天動地的傳說和故事鎮海口海,防歷史故事就是這些傳說和故事的彌足珍貴的記錄。
鎮海口的海防歷史源遠流長,從目前搜集情況來看,鎮海口海防歷史故事的產生、流傳和演變,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中葉的抗倭斗爭,接著有清代的抗英、抗法,以及民國時期的抗日戰爭等等內容。直至如今,還為許多鎮海人所耳熟能詳和津津樂道,在“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在當地的各中、小學,更是為講解員或學生所熟知。
鎮海口海防歷史故事的流傳地區,除了原鎮海縣(含今鎮海、北侖區)域外,還廣泛流傳在舟山群島、鄞州、象山、慈溪、寧海、奉化、余姚和寧波老三區。同時,在臺州一帶也有流傳。
鎮海口海防歷史故事主要有:戚繼光、俞大猷在鎮海的抗倭傳說和故事;林則徐、裕謙、葛云飛等定海三總兵在鎮海的抗英傳說和故事;吳杰、歐陽利見、劉秉璋、薛福成等在鎮海抗法的傳說和故事;我國軍隊、我黨地下武裝抗日的傳說和故事。這一傳說和故事具有歷史性、正義性、地域性、民間性、傳奇性和口頭性等特點。
1980年后,當時的鎮海縣文化館所組織的業余愛好者,已搜集整理出五十多篇(件)有關的作品,并在全國各級報刊上累計發表了三十多篇,有《血沃雄關》、《浹江英魂》等專集,并以“鎮海口歷史紀念館”為主要傳播基地,讓講解員為參觀者講述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