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類別:傳統舞蹈 | 所屬級別:省級 | 所屬批次:第一批 |
所屬地區:奉化區 | 命名時間:2005.6 | 傳承人:周永根、陳行國 |
奉化布龍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國很有影響的代表性龍舞之一。奉化布龍由敬神、請神、娛神逐步演變成為富有特色的民間舞蹈,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舞得活、舞得圓、神態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龍的主要藝術特征。整個舞蹈由盤、滾、游、翻、跳、戲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龍、大游龍、龍鉆尾等過渡動作組成。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技藝嫻熟。所有舞蹈動作都在龍的游動中進行,能做到“形變龍不停,龍走套路生”,“人緊龍也圓,龍飛人亦舞”,造型生動,轉換巧妙,動作間的銜接和遞進十分緊湊。而且由于龍身輕,舞動起來速度快,龍圈環環相扣,龍身緊緊纏繞。
歷年來奉化布龍多次獲全國和省內外大賽高獎。1955年赴京獲全國農民業余音樂舞蹈優秀演出獎,隨后參加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銅獎;1988年參加國際旅游年全國舞龍大賽榮獲銀獎;1997年參加全國龍舞藝術節榮獲最佳獎和“玉璽杯”獎,同年9月參加全國萬里長廊現場會比賽榮獲金獎;1999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迎澳門回歸中華布龍大賽”榮獲銀獎;2004年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風從東海來》的優秀節目評選中榮獲金獎。
奉化布龍傳統套路多達四十余個,為一般龍舞所罕見,其中有的已被用作國家體育舞龍比賽的規定動作,被大江南北的龍舞所移植。1990年,奉化布龍入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1996年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布龍藝術)之鄉。2005年被浙江省政府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