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類別:民間文學(xué) | 所屬級別:省級 | 所屬批次:第三批 |
所屬地區(qū):象山縣 | 命名時間:2009.6 | 傳承人: |
趙五娘是位傳說中的人物,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很醒目的位置。
趙五娘與東漢時的中郎將蔡伯喈的故事最早見于唐人小說《說郛》,宋南詞有《趙貞女》,金元院本有《蔡伯喈》,元南戲《趙貞女與蔡二郎》,而元末明初,有“中國南戲之祖”之稱的戲劇家高則誠的《琵琶記》,則是中國戲曲領(lǐng)域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yuǎn)的歷史影響。
趙五娘賢淑、孝順、忠貞、勤勞的品性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贏得后人普遍尊敬并廣為傳播。象山沿海一帶民眾則是重要的傳說群。爵溪村聞名遐邇的彌陀寺大雄寶殿旁邊,竟有一棟趙五娘殿!崇閣飛檐,雕梁畫棟,氣勢雄偉,是專門供奉傳說人物趙五娘的。該地每年八月初三還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據(jù)傳,象山爵溪一帶是趙五娘到“東京”尋丈夫蔡伯喈的行走路線。其中有趙五娘彈著琵琶思念丈夫的“相思嶺”,有趙五娘走破了鞋子,把裹腳紗布丟出去形成的“七彎八崗”,有趙五娘聽說丈夫在牛丞相家招親的消息時怒踩石蹬踩出的足印和“升天石”,趙五娘出生在河南陳留,她千里尋夫的目的地是洛陽,怎么會到八千里之外象山港來呢,這個迷團(tuán),還得從象山縣搜集整理的民間傳說和對此傳說進(jìn)行專門研究的著述中去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