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51年1月 | 人物性別:女 | 所屬類別:民俗 | 所屬級別:國家級 |
所屬批次:第一批 | 所屬地區:象山縣 | 傳承項目:漁民開洋、謝洋節 |
韓素蓮,女,1951年1月出生在石浦東門島的一個漁民家庭,初中文化程度。曾經擔任過原東門鄉東門居委會主任。1972年韓素蓮嫁給島上的一位漁民,婆婆顏妙福是東門天后宮護法,主持島上“開洋、謝洋節”及各種祭祀活動。經婆婆傳授,韓素蓮學得拜懺、進香、祭物、迎神、路祭等一整套開洋、謝洋節活動組織程序和祭祀方法,與婆婆一起負責活動的籌備和開展,并對島上12座相關寺廟的歷史及傳說了解得十分詳細。
婆婆去世后,1992年韓素蓮開始全力主持東門天后宮所有祭祀活動的具體事務。2003年韓素蓮憑回憶全面恢復漁民開洋、謝洋節,搜集、整理相關資料與實物,建立陳列室,為該項目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韓素蓮在保留傳統祭祀儀式的基礎上,策劃增加民俗隊伍踩街巡游、媽祖金身上船繞島等儀式,同時個人借資從緬甸定制長5.2米,重30余噸的媽祖白玉雕像,歷時三年立于東門門頭山上,還籌資修路、筑壇方便村民祭奠,此媽祖祭臺從2008年起成為中國開漁節祭海儀式活動場地。2011年,全國漁民開洋、謝洋節學術研討會在東門島召開,來自青島、廣州的學者觀看了象山開洋節盛況。2015年她將謝洋節擴展至請神、迎神、游神、祭神、游街、放生等六個部分,實現了萬人同赴謝洋宴的壯觀場面。這些年,從活動籌備到實施計劃,從資金籌集到人員落實,從活動物資、道具購置到安全保衛工作,還有來賓接待等大量事務,韓素蓮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由于幾十年如一日地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對村民有求必應,韓素蓮被島上的群眾稱為“活娘娘”。
2008年1月,韓素蓮被浙江省文化廳命名為漁民開洋、謝洋節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10月評為首批浙江省“優秀民間文藝人才”;2018年被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