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43年1月2日 | 人物性別:男 | 所屬類別:民間文學 | 所屬級別:國家級 |
所屬批次:第一批 | 所屬地區:奉化區 | 傳承項目:布袋和尚傳說 |
1943年1月出生于奉化市長汀村,張氏第三十三代后裔的張嘉國,只有初中文化。1960年9月曾入讀奉化師范,1962年5月,因三年自然災害,政府停辦奉化師范,于是回家務農,一直至今。 張嘉國和很多奉化人一樣,從小就聽村里的老人們講述很多關于布袋和尚(世傳為彌勒佛之應化身)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心底里喜歡這項流傳久遠的民間文化?!拔母铩逼陂g,家里的不少舊書被人拿出來燒了,唯獨一本寫有彌勒故事的家譜被張嘉國偷偷藏了起來。
改革開放后,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張嘉國有了自己的時間。1981年起搜集、整理、傳播“布袋和尚傳說”,先后搜集各類民間故事60多個。2002年,張嘉國開始擔心這些傳說故事將來無法流傳下去,就開始編寫《布袋和尚長汀子》一書,前后花了3年時間,作為基本教材廣泛傳播。2014年又重新修改、整理、補充,2015年3月,11萬字的《布袋和尚長汀子》一書終于付梓印刷出版,為此他自掏腰包花了不少錢。
2004年,張嘉國陪同央視四套記者拍攝布袋和尚傳說的專題紀錄片,把布袋和尚現身、成長于奉化長汀村,出家、圓寂于奉化岳林寺,弘法、造福于雪竇寺,安葬于奉化封山佛塔這些事實推向全國。他費盡心思保存下來的那本《奉化長汀張氏宗譜》就成了“布袋和尚出自奉化長汀村”的最重要的佐證材料,因為其中詳細記錄了布袋和尚現身、成長、出家、圓寂的生平事跡及埋骨佛塔和碑林所在。因此2011年5月,民間文學“布袋和尚傳說”被文化部納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奉化三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2018年5月張嘉國被命名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